前阵子,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都到4.5%了。这玩意儿可是基本上市场当作无风险收益率的存在啊。
美债的风险可能并不是其主权信用,而是美元贬值。但美元对人民币未来几年的走势应该很难出现单边行情,估计会上上下下、反反复复。
至于美债的主权信用风险,显性违约的可能性真的是接近0,即便违约也更可能是隐性违约,即高通胀之类的方式。但持续高通胀,也不是必然的状态,起码目前没看到直接的通胀台投数据(主要是对特朗普搞关税这出的担忧)。
于是,我主要是好奇国内散户,有什么比较便利的方式可以投资美债,多一个选择,然后我问了AI,整理如下——
一、几种在国内投资美债的方式
1. QDII美债基金
通过国内公募基金发行的QDII债券基金,以人民币直接投资海外美元债市场,无需换汇和境外账户。
- 特点:门槛低(10元起投),操作便捷,但额度有限,部分产品常限购或暂停申购。
- 代表基金:南方亚洲美元债、银华美元债精选等(需关注底层资产是否以美国国债为主)。
- 费用:管理费约0.66%,托管费0.19%,部分需额外承担锁汇成本(2%-3%)。
2. 香港互认基金
由香港资管机构发行,境内销售比例限制已放宽至80%,额度更宽松。
- 特点:直接挂钩美债市场,分散化程度高,但管理费较高(0.7%-1.1%),分红需缴纳20%个人所得税。
- 代表产品: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、摩根国际债券基金等。
3. 跨境理财通(大湾区专属)
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,通过“南向通”直接兑换美元并投资香港金融机构的美债产品。
- 额度:最高300万人民币,不占用个人外汇额度。
- 限制:需满足户籍或社保要求,且资金闭环管理。
4. 银行美元理财
通过银行换汇(每人每年5万美元额度)购买美元理财产品,底层资产多为美债。
- 特点:年化收益约4%-5%,低波动但受汇率影响大,适合保守型投资者。
- 代表产品:中银理财-QDII日计划等。
二、场内基金:美元债LOF
我个人比较喜欢场内基金这一工具,因为方便和其他证券资产之间调仓。
关于美债,目前国内场内可交易的相关基金较少,唯一明确提及的是海富通全球美元收益债券(LOF,代码501300):
- 费用:管理费0.8%,托管费0.25%。
- 风险:汇率波动和债券利率风险需重点关注。
这只LOF其实我是早知道的,但当时研究过,不大满意。
1. 跟踪表现
首先我们看下它的指数跟踪表现——
(1)基准指数与跟踪误差
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 90%×巴克莱资本美国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 + 10%×商业银行税后活期存款基准利率,但实际跟踪表现存在较大偏差。截至2025年4月的数据显示:
- 近一月跟踪误差为 4.96%,超越52.44%的同类产品;
- 近一年跟踪误差为 4.39%,在同类中表现较差。
这主要因为该基金为主动管理型产品,并非严格跟踪指数,且持仓中除美债外还包含其他美元债券(如中资企业美元债)。
(2)超额收益
成立以来超额收益为 -44.6%,长期未跑赢基准,但短期(如近一月、近一季)表现相对优异。例如:
- 近一月收益率 0.52%,超越74.39%同类产品;
- 近一季收益率 2.68%,同类排名前12%。
2. 管理费用
- 管理费:0.60%/年;
- 托管费:0.20%/年;
- 总费用率:0.80%/年。
相比同类QDII债券基金(平均管理费约0.60%-0.80%),费用处于中等水平。
3. 近年收益表现
(1)短期收益(2024-2025年)
- 2025年以来:截至4月20日,收益率 2.10%,超越74.39%同类产品;
- 近三个月:累计收益 2.48%,表现稳健;
- 近一年:年化收益率 4.63%,波动率较低(最大回撤-2.24%)。
(2)中长期收益(成立以来)
- 近三年:年化收益 2.77%,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为-0.4%,主要因早期(如2021年)受美债利率飙升拖累(当年跌幅-8.26%);
- 分年度表现:
- 2023年:全年收益 0.43%,波动较小;
- 2024年:四季度受美债收益率攀升影响,单季收益 0.6%,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4. 小结
海富通501300作为国内少有的场内美债LOF基金,适合以下投资者:
- 短期配置:借助美联储降息周期,捕捉美债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;
- 分散风险:通过美元资产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;
- 稳健偏好:偏好低波动、票息收益为主的保守型策略。
但需注意其主动管理特性导致的跟踪偏差,以及长期收益受利率周期影响较大的特点。
三、个人结论
对于美元债LOF(501300),个人初步还是打算放弃,不是很推荐,没太看懂这玩意儿。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